返回旧版>>
LUPA教育 > 教育与就业 > 准就业 > 网友热议 > 给“准就业”来个说法

给“准就业”来个说法
2009-12-30 16:53

  2009年1月4日,“国家软件产业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模式发布会”上,国家软件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LUPA创造并推出了大学生“准就业”机制,预计将解决100万以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光明日报)

  在就业的重压之下,“准就业”制度的提出立即受到来自学生、教师、企业等各方关注。这是一项什么样的机制,具体如何运作?针对什么样的人群?“准就业”是就业还是未就业……面对各方的热议,记者希望通过采访对这一机制有更加详细的了解。

  发起者说:

  开源文化下的“准就业”

  “其实,我们之所以称这种制度为‘准就业’是想引起更多人对开源思想和开源文化的关注,这一文化的实质就是资源整合。”LUPA软件实习实训基地主任,“准就业”机制发起者张建华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发展和积淀,人们正逐渐地意识到开源软件的开放和自由性,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采用开源软件。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开源软件和Linux逐渐显示出自身的优势和势力,一方面它的自由和给予的理念逐渐深入到企业的技术核心层面,另一方面也为开源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施展空间。所以,推动开源软件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根据目前软件等相关专业教学大纲来看,开源思想和文化并未在校内得到广泛普及。那么,高等教育中忽略的对学生在核心职业技能及核心职业技术的培训,将很可能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就业岗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软件产业升级中对人才的需求。”

  此前,张建华和他的团队先后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LUPA实训基地,不过由于基地大多建立在高校内,实训结果并不显著。借鉴欧洲国家学徒制人才的培养模式,总结对开源软件人才的培训中的经验后,张建华提出建立“准就业”机制这一方案。 “我们计划将大一到大四大学生集中起来,招聘到‘准就业’平台上,进行国家核心职业技能及国家核心技术双核实训,通过学习与工作,在结束‘准就业’阶段后,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入相关岗位,这样,就能在毕业进入企业后短时间内完成与岗位的无缝对接。”他强调,LUPA开源软件实训就业基地的“产品”即人才,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不仅在项目经理人的指导下学习技能,还能在平台上进行实践演练,到国内外或在开发区就业,也可以在基地创业。

  建立RT产业模式是目的

 可以看到,实际上“准就业”制度应该说是一种IT职业技能教育新机制,同时也是为推广开源文化提出的一个以“就业”为口号的制度。它有别于一些人之前单纯将其理解为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不过,自“准就业”三个字浮出水面后,与之相关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

  谁来付薪?

  据报道,“准就业”机制除了让学生获得“从业经验”、“工作技能”外,还将给学生提供“从业工资”。那么,数目庞大的 “从业工资”由谁支付呢?

  张建华告诉记者,从业工资需要国家、社保、地方政府或开发区、就业基地等多方共同努力,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也无法下定准确的论断。但是,他表示,如果学生在开源代码方面有一技之长,具备从业资格,那么就可以与LUPA就业实训基地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这些学生提供基本报酬,但这仅属于个性问题而不具有普遍性。

  谁能报名参加?

  在实训就业基地报名表上,记者看到报名者可选择希望实训方向有网站开发、程序开发、数据库、系统维护、网络管理五方面内容,而Linux和开源软件的开发应用也多集中在IT领域。那么,是不是只有那些IT相关专业毕业生才能进入“准就业”培训中,也表示“准就业”提供的岗位只涉及IT产业?

  对此,张建华表示,“准就业”制度作为开源软件和云计划的先期运营机制,目前为学生提供的培训都是高新科技园中IT企业急需人才具备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尽管培训的范围有限,但只要是希望进入LUPA“准就业”的同学们都可以报名参加,培养中国的开源文化,使得到大家的重视是根本目的。

  等于拿到铁饭碗?

  截至1月5日,统计数据显示,学校推荐及报名参加实训就业基地人数已经超过113万。然而,未必每个企业都愿意为“准就业”开绿灯,更何况是年年都要保证一定规模的招聘。那如此数以庞大等待就业的学生能否真正从“准就业”跨入真就业的行列?

  “进入‘准就业’的人员要经过选拔,我们会根据当地经济区域发展情况结合企业对各类人才需求量的变化,招生中有效调控IT相关学科的学生。而在最后的就业环节,则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结合企业的用人门槛、岗位要求选拔一部分人竞争上岗。比如最初每个园区招2000名学生,这可能是没有淘汰率的,但是如果某个产业萎缩或企业经营不善,招聘计划萎缩,达不到那么多人,就要竞争上岗。而剩下的学员可留在就业平台进行劳务派遣、实训或创业。”可以看到,即便进入“准就业”行列,还要经过两层选拔方能得到最终的就业机会。

  “提出‘准就业’真正深层次的意义是找到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建立下一个中国新的产业模式,我们将它描述为从IT产业向RT产业的升级,这也是我们推出的云开发计划。”对于大众的焦点多集中在对“准就业”上的刨根问底上,张建华表示,其实,云开发计划才是制度启动的根本原因。张建华口中的云开发计划是指进入“准就业”与“上岗”就业阶段的从业者,在为用户提供服务时,可以以LUPA的资源与人才为核心,进行同语言、多人力、大平台的群体开发。“ 它可以看作软件源代码资源+高新开发区软件园资源+开源人才的有效整合,产生的是一个全新的资源科技产业(RT产业,即Resource Technology)。从而真正提升我国信息产业的实力和水平,并架起一座网络技术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坚实桥梁。”

  校企说:

  还未落实尚待观察

  尽管具体制度具体细则还为敲定,不过在LUPA开源社区的网页上,记者看到,国家百所院校和三十个高新产业开发区作为“准就业”的合作方榜上有名。那么,对于这项新的就业机制,企业和学校都有哪些准备呢?

  “从长远来看,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交流合作,建立一种固定的实习基地模式,对逐渐打造稳定的就业市场大有好处。” 国家百所试点院校之一,东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吴老师表示,现在学校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大大提升了学生、企业双方的认可度,同时学校的就业率也有稳步提高。  

  但是,他也表示出一些担忧。“目前我校校企合作联合推行人才培养的展开只限于几个应用专业,考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学校请企业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并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教学环节。比如软件工程,这一专业的学费普遍高于其他专业,实训费虽有学校出资但也是一小部分,而其他专业学生如果都安排实训,那这笔费用由谁承担?另外,软件工程专业有特定的教学实践课,安排同学在第四学期入企实训,而其他专业在教学环节中并未作特别安排,难道要占用上课时间外出实训?涉及非应用专业人才培训的问题,鉴于目前对教学环节的调整比较困难,如果对这些同学另行安排实训,什么时候最为妥当?如果上述问题能够解决,找到各方的最佳契合点,多方满意,那么这才是一个合适的方案。”吴老师表示,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这一制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学校尚未组织学生报名,计划下一步的安排。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刘建新老师认为,软件等应用型专业的大学生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这类人才的培养理应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然而,人才培养方向有所不同,有的学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有的则注重科研理论,以社会为需求的前瞻性人才。那么,对于学术型人才,学校拥有相对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先进的科研资源,显然,这类人才在学生汲取的知识远比校外来的多,他们并不适合盲目增加社会经验。她表示,从形式上看,“准就业”机制与劳务派遣有类似之处。“劳务派遣对企业减少人员成本和风险有一定作用,企业购买的是人才的服务能力,并不关心人才的长期培养,那么,这些人才的能力如何进一步提升是一大问题。另外,尽管这种机制在国外很流行,但是国内人力资源市场上仅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相关政策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准就业’的从业工资有谁来保证,政府财政能否真正埋单?”

  “还没有相关人员和我们联系。”哈尔滨开发区科技局栾局长告诉记者,现在园区对“准就业”制度并不了解。“之前由园区牵头,已经在部分企业和学校间建立了实训基地,对学生而言,可以增强实战经验,毕业后也可进行双向选择,这一机制正在有效推广。”

  由于目前“准就业”机制的具体内容没有最终落实,诸多细则也未公布,从记者采访的学校和高新区反馈的情况看,两者对“准就业”制度或是不知情或表示正在观察中,相关配套方案要等待确切制度方案公布后再作商榷。

  大众说:

  “准就业”离我们有多远?

  在前后三次对模式发起者张建华的采访中,记者清晰感受到他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对“准就业”制度的无限信心。“这一机制希望让大学生在思想上将‘就业’提前,在大学中了解什么是职业规划,同时建立像欧洲的学徒制那样同劳动力市场更为密切的联系,缩短就业的时间。”流露着对人们没有充分理解这一制度的无奈。“从长远角度来看,当前促进就业的任何措施都不应仅仅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就业难的‘病根’在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存在脱节。”也有对敏感问题的闪烁。“从业工资如果说都是我们出,那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说法,目前相关的问题正在探究中。”不论外界对这一制度有多少疑惑,“准就业”的提出再一次将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不过,众人热议的“准就业”并没有明确地出现在这七项措施里。与之贴近的第六条内容提到,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国务院办公厅)

  形势的日益严峻让与就业相关政策、措施、制度的出台都无一例外受到多方关注,探究这些内容,无论是“准就业”或“见习制度”,都希望为毕业生就业的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在记者的采访中,多数人认为,“准就业”这一制度得到实施的最理想状态是,待业或即将毕业的学生如企或在中间机构实习期间,政府补贴企业或向学生发放实习经费,由企业进行考核,学校实行跟踪管理。这样,每个学生毕业后没有空档期,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而学生一到企业就能干活。那么,这一愿景能否变为现实?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周石:

  学校、中间机构、企业三方“准就业”

  “准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从观念上说,在大学毕业到进入工作之间有这样一个平台,能起到蓄水池的作用。首先,它拉长了同学们找工作的时间,同学们在其中可接受符合职业需要的培训,夯实基础。此外,它对学计算机专业相关和工科的同学有“加油站”的功效,也为改行的同学提供了机会。同时也适当解决了同学们因没有工作经验被拒绝的问题,更能在培训中使学生和用人单位更加了解。

  不过,这种方法的作用是有限的。受专业限制,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可以、部分学习工科专业也可行,如电工等。然而对大部分专业的学生是不现实,如学习法律的同学要是想当律师只能来律师事务所,而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完成实习环节。此外,对这一制度,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谁来组织这样庞大的教育体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机构,是民办还是政府来办?如果企业不需要开元软件,那怎么办呢?同学既然是学徒的身份,那户口、档案关系,住所如何管理,党团关系转到什么单位……

  如果让学生真正进入“准就业”,我想可以将现在所说的概念延展为包含学校、中间机构、企业三方面的准就业。在学校灵活实施“大五”制,适当地拉长学生的毕业时间。在这个期间让同学们自由的选课,围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学习,进行专业调整,选择自己的职业;在中间环节对某些特殊的专业学生,如计算机专业,利用整个大的软件体系对学生进行培训。进入企业以后,由企业承担对学生培训责任,提升其职业素养。当然,这里不能说在学校和中间机构的准就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如果这三方面都发挥作用,齐头并进,必定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当然,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我认为高校更应该承担更多的任务与责任。基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建议首先,要把大学生做适当的分类。只有术业有专攻,围绕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保证各自毕业后轻松就业。其次,高校要把有实践经验的人请到高校当兼职老师,同时也要鼓励教师要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获取实践经验。第三,对有的学校专业教学水平很差,培养学生又过多的专业进行压缩。第四,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系统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的教育、多方位的教育。最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建立实习基地,在没有落实工作期间,引导其走向社会。同时也可以利用企业投资,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以“销”代“产”。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学校真正成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蓄水池”。

  武汉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北平:

  市场行为运作,才能做大做强

  国外很多劳务派遣机构会根据本国企业的需求到海外寻才,他们联系当地学校列出相应的“清单”,学校据此组织相关专业低年级的学生报名。经过机构面试后,确定是否有就业意向,如果有并通过筛选,这些同学会自费参加由机构组织的语言培训。一般情况下,这些机构会在大四开学初再次对学生进行面试,随后签订劳动合同,发放预录取的担子,双方签订协议,履行各自责任。学生毕业后到这些企业可以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一旦未能进入企业则由机构提供一定的保障金。我国部分企业也采取这样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双方达成初步协议后,如学生假期到企工作会提供适当的报酬,路费也是由企业买单。

  这样的派遣行为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中间没有任何政府介入并进行资金支持,是纯市场行为,由用人方和求职者双向选择达成求职意向。而如果政府出资太多,牵扯太大精力,肯定不利于制度的落实。所以,无论是何种就业制度,只有采用真正的市场运作方式,才能拓展就业新渠道,才能做大做强。

  张建华告诉记者,目前准就业制度现阶段只是发布、报名阶段,整体构建正逐步完善,已经拟好材料准备在今年两会中申请提案,如果提案获得会议通过,这一机制将会具体在今年2月出台更详细的事实准则并得到具体落实。

  应该说,“准就业”的提出一定程度上给求职无门的大学生带来了一道福音,通过这个平台,求职者能够找到一条就业出路。但在这个“能”字前,准确的讲,应该加上“或许”两个字。眼下,无论校企的回答还是专家对这一机制的分析,模式发起者口中“准就业等于就业”的论断还有诸多问题等待考察,相关的细则还需进一步明确。而要达到众人心中理想状态下的准就业,也需要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的多重努力,彼此协调。所以,当下作为求职者的我们还需静下心来,从自身出发寻找就业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

Powered by LUPA @ 2010-2021
教育部LUPA开源软件实习实训基地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02895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56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