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LUPA教育 > 教育与就业 > 准就业 > 媒体报道 > “准就业”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局

“准就业”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局
2009-12-30 16:49

  据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报告介绍,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上一次性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而目前,受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影响,部分企业对人才需求放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政府部门与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就业方面正积极探索,创新“准就业”机制
,以求破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局。
   
  所谓“准就业”,就是学生在“学校待业”与正式“上岗就业”之间的过渡阶段。“待业”大学生在“准就业”阶段,接受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职业技术的强化实训,合格者进入准就业岗位,有的则留在就业基地就业与创业。

  据介绍,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将改变传统的大学生等待就业岗位的模式,把大学生集中起来,以高校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进行实践培训,通过国家标准让大学生在“准就业”岗位有一个过渡期,然后走向就业岗位或创业,从而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准就业”方案将于明年启动,预计将解决一百万以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据报道,在科技、教育、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的支持下,国内40所高校与所在地3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的大学生“准就业”方案日前推出,预计将于明年2月份正式启动,预计将解决一百万以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据教育部-LUPA开源软件实训基地主任张建华介绍,目前我国有5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几年投资兴建的各类开发区3000多家,总投资数万亿元,可以解决LUPA在高校建设实训基地时场地比较紧张的局面。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聚集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具有强大的资源和技术。LUPA开源软件实训就业基地的“产品”即人才,可以到国内外或在开发区就业,也可以在基地创业。

  其实,可以推行大学生“准就业”机制的,不止IT一个行业,其他科研、生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行各业,都可以开发大学生的“准就业”岗位。

  据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想,让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毕业生在这两三年内,采取研究助理、研究助手的方式留在学校,一方面完成学校科研,增加自身技能,另一方面,减少对社会负担和压力。有专家指出,让大学毕业生留校当研究助理、研究助手,不失为又一种“准就业”创举,堪称“学士后工作站”。如果更多的大学采取这种方式的话,大学生“准就业”潜力巨大。

  此前,一些地区实行的大学生“见习基地”制度也是一种“准就业”。据了解,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准就业”模式有望成为解决这一“顽疾”。有关用人单位设立“准就业”见习基地,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前往见习,从中获得所需的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政府对见习大学生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用人单位则可以经过较长时期考察了解,聘用到满意的人才,形成了多赢局面,成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

  2007年,天津市将建设100家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列为为城乡居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截至到2007年底,已有118户企事业单位先后创建了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涉及电子、纺织、机械制造、汽车等多个领域。此后,滨海新区多家企业也陆续建立了青年见习基地。2007年见习学员9867人中,被见习企业吸纳3612人,被其他企业吸纳5358人,见习就业率91%%。2008年,天津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将发展到150家,年见习学员数量将达到1.5万人,见习就业率将实现99%%。

  今年11月20,昆明市成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该市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和卫生分中心等4家单位正式确定为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今后,昆明市户籍应届和已办理失业登记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将可在工作岗位上见习,同时优先安排特困生,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实现尽快就业。

  12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航空大学生时指出:“政府必须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摆在首位。“准就业”这种突破传统就业模式的创举,今后有望进一步拓展领域,疏通渠道,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准就业”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Powered by LUPA @ 2010-2021
教育部LUPA开源软件实习实训基地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02895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56号 站长统计